NEWS新闻中心

洛阳牡丹家族“千花齐放”

2024-06-28 17:50: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这两天,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的花田里,一大片花朵与茎秆呈近90度夹角开放的紫红色系牡丹正吐露芬芳,它们的名字是“向阳葵”。凭借优异的园艺性状表现和极高的推广价值,“向阳葵”顺利通过了牡丹新品种认定。

  不只是“向阳葵”,近日,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国家牡丹园等6家单位培育的35个牡丹新品种陆续通过有关专家鉴定。专家表示,随着在牡丹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个又一个牡丹新品种相继走上推广种植之路,不仅丰富了牡丹种质资源,更将助力牡丹产业提质发展。

  “团队这些年的努力没白费,我们今年申报了29个牡丹新品种,其中17个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4月12日,记者见到洛阳农林科学院花卉所副所长王二强时,他正在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花田里,为培育牡丹新品种而忙碌。

  2008年4月,王二强团队以培育“紫红色、花色纯正、茎秆粗壮品种”为目标,着手实施“花王×夜光杯”杂交组合工作。

  从最初的采集花粉、套袋、人工授粉、冷藏花粉等步骤到获得一株可靠的试验牡丹株,一切顺利也要至少五年。接下来,再经过两三年严苛的培育观察,选出优良单株栽种继续培育,进而获得性状稳定的可靠牡丹新品种,“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要十年”。

  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记载,该新品种牡丹特征稳定可靠:紫红色,花朵侧开,花托与茎秆夹角呈近90度,花瓣厚实质硬;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花朵向阳绽放,与向日葵相似,园艺性状表现优异,观赏价值高。”王二强对牡丹新品种鉴定专家组的评价印象深刻。

  新品种选育周期长,王二强团队同步开展多个方向、数十个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王二强坦言,“向阳葵”的培育过程历时13年,“培育牡丹新品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牡丹产业是我市着力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这些年,我市围绕擦亮洛阳牡丹品牌、扩大牡丹产业规模、拉长牡丹产业链条,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牡丹产业实现从单一观赏向综合性产业转变、从牡丹种植向全链条延伸转变。

  牡丹观赏,历来“一枝独秀”。牡丹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工作需紧盯牡丹产业发展方向。“洛阳高校、科研院所、牡丹相关企业众多,为牡丹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市林业局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蓉辉说,一直以来,我市在积极引进牡丹新品种的同时“苦练内功”,不断加大自主培育牡丹新品种力度,洛阳牡丹家族不断壮大。

  一组数据可见洛阳牡丹品种的变化历程:1962年,洛阳牡丹有105个品种;进入20世纪90年代,牡丹品种达538个;2000年,包括洛阳的传统品种、新品种和从国内外引入品种共有960个;2020年年底,洛阳共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67个牡丹品种;加上此次通过鉴定的牡丹新品种,我市牡丹品种突破了1400个。

  据统计,国内外市场每年需求数亿枝牡丹鲜切花,花卉市场每年需要100万盆盆栽牡丹、2000万株以上牡丹芍药鲜切花种苗,且以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难得的市场机遇期,洛阳牡丹高端需求和增值效益均发展空间巨大。

  “这些年,我们成功培育了多个色系、十余个适合鲜切花领域的牡丹品种。”洛阳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刘改秀说,这些牡丹品种具有花瓣质地润泽、厚实,不易脱落,花茎粗壮,花朵室内瓶插水养期长等特征,部分已进入市场的牡丹品种表现不俗,将来在鲜切花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不仅如此,兼具观赏和油用的牡丹新品种也相继问世。多年前,洛阳农林科学院花卉所牡丹专家从现有中原牡丹品种群中选取父母本,进行人工定向杂交育种,成功培育了黑蝶、粉蝶纷飞、玉兰春色等牡丹品种。“这些兼用性牡丹品种花朵大、颜色正、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同时它们结实率高,能满足牡丹籽油产业的需求。”王二强说。

  刘改秀坦言,牡丹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对牡丹花质提升和牡丹花的研发提出了新要求,培育符合长远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牡丹新品种,一直是洛阳牡丹产业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牡丹新品种培育一直在路上。

  金年会app,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