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产品展示

决战脱贫攻坚的“鄢陵答卷”

2024-10-25 16:39: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本是一座中原小城的鄢陵,却因花木焕发出十足魅力。全域花海、全域旅游、全域水系、全域养老,哪一幅画面不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鄢陵,让人震撼的不仅有自然和发展的魅力,更有花木之乡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

  花木企业、景区景点,处处有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身影;简陋农家、田间地头,处处有扶贫干部进村入户的足迹。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

  在全省中期核查评比中,鄢陵县被评定为“好”等次;代表许昌市参加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位居小组第二;“花木+扶贫”作为全省十大产业扶贫案例之一,在全省印发交流……

  数据和荣誉的背后,是“决不让困难群众掉队”的坚定信念,是无数人心怀使命、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鄢陵答卷”,不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

  “组织上给我们派来了年轻有为的,帮我们找到了盘活闲散土地、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不仅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村室,还建了文化广场、安上了路灯,帮助贫困户找资金上项目。我们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后进村‘两顶帽子’,抓党建促脱贫还线日,提及县里选派的,鄢陵县南坞镇前石村党支部书记石文献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像前石村一样,鄢陵县3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累计脱贫7230户2852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93%降至“0”。

  贫困村的变化,是干群齐心、团结奋进的结果,更是鄢陵县“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结出的硕果。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在脱贫攻坚战中,鄢陵县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县委书记、县长联系镇和贫困村贫困户,县级领导包镇联村包户,县直单位包村联户,‘’驻村包户,党员干部结对包户”五级网格化帮扶责任体系,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走在前、做表率,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基层组织强起来。鄢陵县从选优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入手,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近年来,该县先后从种养大户、经济能人、复退军人中培养党支部书记110多名,85.5%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创办有经济实体,直接或间接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同时高质量完成114个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选上来的都是有本事、有热情、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大马镇赵拐村党支部动员在外党员和能人大户筹措资金1000万元,组建鄢陵鸿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资金、技术、劳务等方式,吸纳152户村民入股,其中贫困户26户,农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基地的管护,每人每年劳务收入可达1.2万元。

  党员干部动起来。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与贫困户“结穷亲”,每周联系一次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协调项目资金、落实扶贫政策,成为脱贫攻坚一线余名县、镇、村党员干部,组成375个脱贫责任组,覆盖全县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所有村庄。截至目前,全县驻村帮扶累计引进项目180个、投入资金5082万元。大马镇任营社区贫困户聂建民,在包村干部和党员的帮助下,短短三年时间,他带动的3户贫困户靠种植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亩均收入超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典型,被评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先进个人。

  先进典型树起来。充分挖掘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自强不息、扶贫帮困、致富领路等先进典型,4名扶贫干部、1名贫困户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最美鄢陵人物”评选活动,累计评选最美扶贫工作者、最美、最美支部书记、最美帮扶人、最美贫困户、最美带贫企业、最美村庄7类对象416人(个),用身边人身边事鼓舞扶贫干部士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2017年以来,先后有48名优秀扶贫干部被提拔重用,14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推选享受镇全供事业工资待遇,8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推荐考录(聘)镇公务员或事业编,其中2名进入镇领导班子。

  产业是脱贫之基、强县之本、致富之源,给钱给物只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鄢陵县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产业壮根基、红利管长远”的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和“管长远”的作用,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平稳。

  花木产业强基础。近年来,鄢陵县始终把花木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全县花木面积已发展到近70万亩,花木企业1147家,花木从业人员21万人。根据花木生产种植周期长、用工多、用地量大等特点,鄢陵县把70万亩花木产业作为产业扶贫车间进行培育和打造,积极引导贫困家庭人员务工或以土地参股等形式参与,助推贫困户稳定增收。实行“花木企业+转移就业+贫困户”“花木企业+土地流转+贫困户”“政府+金融机构+花木企业+贫困户”“花木+互联网+贫困户”“花木+生态旅游+贫困户”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带动1522户5336人实现高质量脱贫,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特色产业扶贫路子。

  电商产业重融合。放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综合效应,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2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38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平台全覆盖,为全县1937户5737名贫困户提供“买、卖、推、缴、代、取”等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难题。统筹全县近千家电商企业和9个电商扶贫基地资源,大力实行“电商企业网上接订单、贫困户家门口搞生产”的扶贫模式,帮助62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柏梁镇的姚家村,全村“电商户”达到36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宣传销售花木,年电商交易额超过3亿元,带动周边村庄3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辣椒产业增收入。依托南部4镇15万亩辣椒生产规模和技术成熟的优势,鼓励支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行集中连片种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辣椒种植、收购、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引领1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1129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利益联结强根基。鄢陵县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大贫困户与基地、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的利益联结,强化、培育、推广“主导产业+贫困户”“代养托管+贫困户”“经营主体+贫困户”“农村能人+职业农民+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参与带贫企业已有148家,流转贫困户土地1.1万亩,入股企业分红362户,吸纳贫困户转移就业1349人。同时,坚持有产业、有就业、有税收、可持续“三有一持续”思路,突出“旅游+”“文化+”“生态+”“康养+”等发展路径,加快建设集市政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后劲不断增强。

  马栏镇碾韩村的赵士锋是其身患肢体二级残疾的姑母赵翠芳、姑父张根里的监护人。平时,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赵士锋为照顾好两位老人,忙里忙外,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今年5月,县里成立了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听到消息的赵士锋很快为两位老人办理了集中托养手续,他自己还在托养中心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业护理技能培训。7月11日,赵士锋已在怡康苑托养中心正式上班。

  为不断提高特殊贫困群体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兜底保障能力,鄢陵县切实强化“三个保障”,达到全县需要“兜”多少、就能“兜”多少的保障能力,彻底兜住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健全制度解决“谁来兜”。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集中托养的人员,该县专门开辟了入住绿色通道,实现当日申请、当日申报、当日审批、当日入住。对因个人或家庭原因不愿意集中托养的人员,托养中心在收到申请的当日,办齐离院手续,转交监护人。

  整合资源解决“怎么兜”。整合医疗托养资源。依托中心医院和镇卫生院,建立起3个托养中心,借助优质的医护人才、医疗设备、基础设施等医疗资源,为托养人员提供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托养服务。整合政策资金资源。统筹贫困群众特困供养金、低保金等政策性资金,县财政列支180万元专项资金运用到集中托养的特殊贫困群体项目上,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整合金融保险资源。2017年以来,鄢陵县财政投入620万元,为全县贫困户购买了养老、医疗、人身意外伤害、种植业等商业保险,实现了保险保障全覆盖。

  四种模式解决“在哪儿兜”。在贫困户保障兜底工作中,鄢陵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探索出集中供养、医疗托养、特殊疗养、居家养老四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的模式。

  同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严格防止致贫返贫,鄢陵县坚持“四个不摘”,以事前防范为突破口,“减贫、防贫”两手抓,建立常态化监测防范机制。

  加大“两类人群”监测帮扶。瞄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重点人群,建立完善动态识别、防贫跟踪、因户帮扶三项机制。全面落实四项帮扶政策,加强数据共享分析,定期组织排查走访,发现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的家庭及时预警帮扶,有效防范致贫返贫风险。目前,动态排查的238户578人边缘易致贫户和54户162人脱贫不稳定户均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实现收入达标,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保险保障。2020年,围绕108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存在致贫风险高的“四类重点群体”(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户、大病户),精准确定参保对象,全额代缴防贫保险,进行收入兜底,有效堵塞致贫途径,降低返贫风险,提高脱贫质量。

  脱贫攻坚的战歌还在花木之乡回荡,乡村振兴的号角将在花田林海中吹响。站在“十三五”“十四五”历史交汇点上,汗水与澎湃血液交融,真情与昂扬激情碰撞,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画卷,绘就在面目一新的花木之乡。乡村更美、产业更旺、人民更富的新鄢陵,正昂首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特色产业托住贫困群众“稳稳的幸福”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农业产业扶贫观察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中国农业农村部党校)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