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产品展示

【微纪录•云南故事】把论文写在竹林里的“农民”教授-新华网云南频道

2024-08-28 18:21: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新华网昆明11月9日电(詹晶晶 丁凝 赵普凡)在云南省大关县的一些村子里,有一位戴着眼镜衣着朴素的“董老师”,经常和村民唠唠家常。而村民和他聊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竹子”。

  村民口中的“董老师”是西南林业大学亚太林学院院长、筇竹研究院院长董文渊。25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董文渊被学校派到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当地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现状,激起这位青年学者强烈的责任感,他想找到一个方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山上一株株“罗汉竹”引起了他的注意。没想到,董文渊和“罗汉竹”一结缘就是25年。

  大关县地处滇、川、黔三省经济和文化交汇地,巍峨耸立的大山,曾经隔绝了许多人的致富梦。

  当地分布一种竹子名叫筇竹,又名罗汉竹,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川滇两省金沙江两岸的狭长地带。其中,尤以云南大关县的筇竹资源最为丰富。

  1993年,董文渊被学校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董文渊发现,筇竹有突出的生态经济优势,可以有效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于是开始研究筇竹。但刚开始时,他发现学界对筇竹的研究很少,“甚至我们去问老乡这棵竹子年龄有多大,大家都说不清楚。”

  于是董文渊决定,从筇竹最基础的问题“年龄”开始研究。竹笋出土后就挂上牌子,并跟踪观察筇竹的寿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到第四年半的时候就发现竹子从上部开始干枯,然后就慢慢地死亡了。最后我们确定筇竹单株的寿命是5年。”董文渊说,这个研究对筇竹后期的培育、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年的挂职结束后,董文渊依然不断地往返于昆明和大关之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从昆明到大关往往要转三、四次车,历时两三天才能抵达,没有手机,如果家里或学校有什么事要找他,也只能打到县里,然后层层托人转达。

  “那时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每次来大关都要从家里拿一两千,钱用了要对家里负责,所以每次把工钱付给帮我们砍竹子、挖土的群众后,我就要请他们给我打一张白条子,回去交给我爱人。”董文渊说。

  多年来,董文渊共有硕士博士生100多人,跟他到大关做科研的就有五六十人,很多学生毕业后到中科院、北京大学等继续深造,30%的学生选择继续坚持竹类研究。为了做研究,董文渊和学生经常在老乡家里借宿,夜间监测时就整夜守在山上,饿的时候咸菜就土豆就是一顿饭,一些交通不便的乡镇,甚至要走路前往。

  二十多年间,董文渊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10多个研究项目,取得的筇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与竹苗培育技术、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筇竹研究的空白,为筇竹资源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办副主任谢泽轩与董文渊相识20余年,董文渊刚开始研究筇竹时,谢泽轩就一直陪伴着他。多年来,两人既是朋友,也是“战友”。

  谢泽轩说,他们家兄弟姐妹六人,因为家庭困难,父母只供得起他一个人读书,全部的学费都是依靠竹子。“我从小学读到中专毕业,全部读书的费用都是靠竹子竹笋,没有竹子我就没办法读书走出大山。”

  为了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董文渊就给群众普及筇竹的种植技术,可是刚开始推广技术的时候,群众并不买账。“大家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可研究的,到了季节上山打笋子就行了。”

  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铜厂沟的村民老罗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刚开始老罗感到“很稀奇”,“这些昆明来的大学老师怎么会跑到我们这里来研究罗汉竹?”老罗带着好奇去研究基地看个究竟。

  一次、两次、三次……老罗来的次数越来越多,董文渊开始给老罗做工作,最终老罗动了心。老罗说:“刚开始种竹子,我们自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直到董老师来了,我才知道竹子该怎么种。”

  在董文渊的技术指导下,竹子的品质越来越好,种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除了可以卖竹笋、还可以卖竹材,老罗家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如今,老罗的几亩筇竹开始产生效益,由于竹子的生长特性,人工维护的成本并不高,79岁的老罗还是自己管理着山上的竹林,到了竹笋成熟的季节,才让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儿媳回家帮忙。

  “我自己在竹林里掰竹子,掰着都会笑,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罗汉竹,种竹子见效快,掰下来背回去卖给老板就是钱。”老罗说,今年他依靠竹子能收入1万多。

  如今,“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这些关于筇竹培育的技术已经深深印刻在当地群众心里,科技给生产带来的力量,也让董文渊和他的团队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

  大关县现有筇竹资源20.83万亩。在筇竹主产乡镇,农村劳动力在出笋季节,人均采笋收入可达5000元至6000元,筇竹销售收入占大多数农户经济收入的80%以上,依托筇竹资源3.16万人稳定脱贫,14.8万余人受益。

  为了助推大关竹产业发展,董文渊积极帮助引进企业,企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天星镇中心村的村民张建学在企业开设的培训班里学习竹编,经过几期专业培训后,考试合格的学员能够拿到结业证,以后可以在企业里工作。“现在有了这个企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并且还能多学一门手艺。”张建学说。

  木杆镇鑫兴竹笋加工厂主要加工竹笋类食品,厂长邓贵文告诉记者,他们厂的产品现在销往上海、江浙等地,销售情况很好。厂子里的工人都是周边的群众,下一步他还想扩大厂房、更新加工设备。

  据悉,西南林业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挂钩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大关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目前,双方合作组建的筇竹研究院、大关县竹产业发展研究院,为贫困地区特色竹类资源开发、竹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和振兴乡村生态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晓风飞雨筇竹泪,孤舟逆流浪滔天”是董文渊朋友圈的简介,他说他喜欢竹子的气节。

  “不管多陡的坡地、多高的山筇竹都能够生长,它的生存环境从海拔1300米到2400多米,都是高寒山区,哪怕在一些陡峭地段仍然能很好地生长,这是一种精神,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力量。”董文渊说。

  一直以来,董文渊都把自己的研究无偿地在群众中推广,扎根农村多年,他认为群众就是他的老师。“我把我研究成果、技术传授给他们,他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又去创造、去发明,也教会我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化离不开当地的群众。”

  同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让群众去学习,“研究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去推广。”

  董文渊说:“人生不在于最后的结果,关键是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我们每一步怎么去走好它?一件件小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能够对社会、对大众、对国家有一定的帮助,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完)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