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产品展示

“筇竹教授”30载“点竹成金”!让大关筇竹从9万亩发展到100余万亩

2024-06-30 05:29: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曾经濒临灭绝的细小筇竹,在他30年精心培育下,变成了带动3.66万人稳定脱贫、17.3万人致富的大产业。

  这位“点竹成金”的人,就是扎根大关30载,2018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2018年、2019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2021年云南省第二十三届先进工作者,2023年昭通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研究院董文渊教授。

  199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讲师董文渊被派到大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期间,他踏遍了大关的山山水水,想为山区群众找到一条致富路。木杆镇山上一株株被当地人称为罗汉竹的野生筇竹引起了他的注意。

  董文渊调查发现,大关当地群众有采野生筇竹竹笋的传统,由于长期掠夺式乱挖滥采,筇竹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国家公布首批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筇竹位列其中。与此同时,国内外有关筇竹的研究却是空白。董文渊决定从零开始研究,希望把筇竹变成带动山区乡亲们脱贫增收的致富竹。

  30年来,董文渊研究团队完整地创立了从种子采集贮藏、容器育苗到笋用、笋材两用林生态高效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他把12项实用技术和专利无偿地传授到千家万户,他带领建设的筇竹示范基地,竹笋年产量由原来每亩不到5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竹秆年产每亩600根,实现了1亩筇竹林1万元的目标。2022年,大关筇竹资源面积已从30年前9万余亩发展到101.83万亩,全县产笋3.5万吨、产材2.5亿根,综合产值14.8亿元,竹农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筇竹在大关已成为富。

  “坚守是责任,更是一种力量。让筇竹科技普惠于广大的山区群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是我在大关坚守30年的动力。我虽然快退休了,仍愿意继续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年近六旬的董文渊说。

  如今,他研究的筇竹、方竹生态高效培育技术在云南、四川、贵州广泛推广,竹林正蝶变成越来越多山区群众的“绿色银行”。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线),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

  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

  原标题:《“筇竹教授”30载“点竹成金”!让大关筇竹从9万亩发展到100余万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