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产品展示

花都赤坭三代人的盆景

2024-05-25 15:51: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盛夏时节,盆景花木一派生机盎然。这是有生命的“艺雕”,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作为岭南派盆景的发源地与核心产区,广州花都赤坭盆景在中国盆景艺术中造型精美,独树一帜。

  赤坭盆景,隶属岭南盆景,始于明清,它既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经久流传的园林艺术之一。在盆景发展之路上,刻画了时代印记,每个人的亲历则是故事构成的产业纪实。

  这些年,赤坭镇依托百年盆景底蕴,全力打造岭南盆景小镇,扎实做好规划、布局、市场、人才、电商、文旅六篇文章,发展集苗木种植、文旅融合、电商直播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业态。透过从事盆景行业的三代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赤坭盆景产业逐步从盆景种植能手向盆景大师、卖树胚向卖盆景、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三大转变。

  余泳鸿回国后,当起了自家大伯的翻译。“Bonsai”成为了她口中最为高频的词汇。

  从小生长于盆景世家,余泳鸿在祖辈的熏陶下,对盆景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她,便想着用所学在盆景事业里大展身手。

  盆景是余泳鸿家族一直以来的传承。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家族品牌茂林园把瑞岭村作为发展的主战场。“这里拥有齐备的产业链条和基础资源,是最适合做盆景的地方。”余泳鸿常听家里人说。

  赤坭镇地处花都西南,是广州重要涉农镇之一,已有150多年的盆景种植历史,全镇盆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盆景种植从业人员已超过2万人,是远近闻名的岭南盆景之乡。

  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早在清末民初,个别村民就悄然寻得树桩制作盆景了,通过巴江河到广州市内,转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

  “起初,瑞岭村民在农事稍闲时扛上锄头等工具,到野外寻找些适合作盆景的桩头,那时还是粗加工为主。”生于60年代的朱昌意,今年55岁,是土生土长的赤坭人,做盆景这行快40年了。他既是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也是见证赤坭盆景早期萌芽阶段的一代人之一。

  在他记忆中,60、70年代赤坭镇主要做盆景产业的“中间商”,挖来树头直接卖掉。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岭人慢慢发现,自己种植更有经济效益,也更利于成行成市。

  198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赤坭盆景迎来了第一次高光时刻。英国女皇访华期间,收到了一盆九里香盆景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该盆景便源自瑞岭村。自此,赤坭盆景在业界声名鹊起。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赤坭镇的盆景苗木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朱昌意也陆续建设松艺园等2个盆景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盆景种植能手。

  “赤坭人偏爱盆景,大概是受盆景文化影响。”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宋志华,从小对盆景种植耳濡目染,他从大学主修风景园林,到返乡创业,创办溪林园艺,大力发展电商直播、微盆景景观等新业态,见证着赤坭盆景的上升期。

  在宋志华成长的20世纪90年代,以瑞岭村为核心的周边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种植盆景花卉的生态,陆续涌现出一批上规模的盆景龙头企业。

  “当时,虽然赤坭盆景产量和出口量一路水涨船高,但还是以种植传统的树胚和树桩为主,产业模式较为单一、粗放。”在宋志华看来,盆景产业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与坚守并存。卖盆景不是简单的树胚加工,而是需要艺术加工,既要靠经验,还要靠想象力、创造力,更要常学常新、与时俱进、紧跟市场。

  返乡后,宋志华利用自己大学主修的园林专业知识,投身于自己钟爱的盆景事业。在赤坭镇引导园艺企业产品转型、鼓励培育新型主体的过程中,他主动作为,创新产品研发、发展盆景新业态,从一开始以园林绿化类树种为主业,到推出“花都微景观”盆景系列产品,打造“破·立”“傲风雪”“笑红尘”等“网红”产品。宋志华的溪林园艺,创下日均销售超4000单的亮眼成绩。

  半个世纪,三代人。一株株小盆景,映射了赤坭盆景独特的发展历程,赋予赤坭盆景特殊的记忆符号。

  从盆景行业布局来看,2022年全国盆栽类植物种植面积超过12.8万公顷,销售量超过75万盆,江苏、浙江、云南等地盆景产业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不逊色于广东。

  赤坭镇盆景种植总面积从2012年的9400亩扩大到2021年的4.2万亩,销售数量从1385万盆增长至3361万盆。这是赤坭盆景产业集聚的优势,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市场环境,赤坭盆景也面临销售难题。

  “要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赤坭盆景。”在做盆景的过程中,朱昌意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盆景艺术博览会,并屡获殊荣。除了自己的园子,他还要经常出差到全国各地,做盆景顾问。他说,“做盆景是一门常学常新的艺术,卖不出去的原因是信息闭塞的问题,既没有把盆景推荐出去,又掌握不到市场的具体要求。”

  2019年,成立瑞岭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搭起了盆景龙头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桥梁,为盆景销售找出路。2020年,赤坭镇政府举办首届盆景艺术节,以节促销、以节聚势,吸引逾4000人次进场参观,直接带动盆景苗木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如今,盆景产业成为赤坭镇政府的核心议题之一,这意味着能进一步扩大赤坭盆景的影响力,迎来再次发展的绝佳机会,这让朱昌意和同行们很高兴。

  “以小博大”则是宋志华的方法。走进“溪林尚景园”创意微景观盆景基地四季如春,一盆盆微盆景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放眼望去,色彩斑斓的盆景交相辉映,互相映衬,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你的植物园之中。

  “传统盆景有着生长周期长、造型巨大、运输困难、受众窄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大盆景’到‘小盆景’的升级换代问题,以小盆景撬动大产业,赤坭盆景进入更多百姓家。”宋志华说。

  在今年春节花市期间,余泳鸿推动研发了更为精致的新品小盆景,吸引了更多年轻客户消费群体的青睐。“盆景必须面向年轻人,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作为主营小型出口盆景业务,余泳鸿家族所经营企业每年有上百万盆景运往欧盟主要国家。“我也经常学习欧洲那边的盆景种植修剪方式,致力于打造更先进更国际化标准的盆景。”余泳鸿说,出国留学的最大用处就是能开阔视野,有更多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赤坭盆景悄然走上广州松园宾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国际“大舞台”,惊艳亮相、引人注目,俨然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今年1月,溪林园艺登上李佳琦直播间,在短短6个月时间“小盆景”销量超过20万单。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依托“互联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赤坭镇连续举办2届“数字农业直播节”,利用新技术、新潮流,赤坭盆景从最早的线下卖到网上卖,再到直播卖,小盆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同年,广州首家农村电商产业园在赤坭镇竹洞村落户,余泳鸿以实习生的身份去尝试直播带货,做起村里盆景土特产的主播。她脑子活、思维灵,有时候2-3分钟就能卖出一盆小盆景。

  “要把微盆景塑造成为易打理的快消品。”在电商直播间,余泳鸿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所学所长有了“用武之地”,热爱的盆景事业成了她的职业选择。“现在基本上每天都直播一场,比较明显的效果是扩大了客户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销量。”余泳鸿说。

  “做盆景要讲究意境的表达。”在盆景技艺里,不仅能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朱昌意等几代盆景手艺人的坚守和精心雕琢。

  很长一段时间,赤坭盆景技术相对较薄弱,还未形成自身风格和技法,处于粗加工、附加值低的阶段。为加快盆景提升,赤坭镇整合和发挥盆景协会力量,先后建立了5间盆景大师工作室,分批分组引入54名盆景大师,传授农户种植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朱昌意不断借鉴和吸取各地的盆景艺术技法,迅速提升自身盆景种植技能,逐渐从“老农匠”成长为“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成为了村里很多盆景种植能手的第一位师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赤坭镇有较高栽培技术的盆景爱好者多达数千人。仅瑞岭村就拥有省级持证工匠1人,市级持证工匠4人,中、初级盆景艺人超过500人。

  如今,以古树大道为轴形成“十里盆景长廊”,连片建设盆景苗木景观区域,打造集观光农业和岭南文化于一体的岭南盆景小镇,形成“一园一美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景观格局,千家万户的盆景成了村里最美的风景。小小“盆景树”,已融入赤坭人的生态、生产、生活之中,是对外展示形象的一扇窗口。

  面向未来,“盆景+电商”“盆景+会展”“盆景+人工智能”等多元创新,不断赋能赤坭镇打造集盆景种植、展示、销售、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现代乡村与盆景休闲旅游体验地。这也是朱昌意、宋志华、余泳鸿三代人,将共同面对的一道新考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金年会app,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