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中心

走深!共融!闽台农业合作再跨步

2024-08-04 08:30:4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省政协近日召开“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专题协商会,探讨两岸农业深度交流合作实现路径——

  从创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到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从1981年大陆第一家台资农业企业落户漳州诏安,到如今全省3000多个台资农业项目落地建设……40多年前,农业“破冰”先行,为闽台融合发展架起重要桥梁。

  当前,福建正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闽台农业作为重点领域备受关注。本次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和闽台农业领域有关专家学者、闽台合作企业家代表直面问题和需求,探讨闽台农业交流合作从分享机遇迈向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漳浦花卉、漳平高山茶、仙游甜柿、南靖金线莲……细数我省特色农业产业,绕不开浓浓“台湾味”。

  从引进新品种,到学习新技术、新理念,闽台农业合作早、步子大。2009年,福建率先颁布大陆第一个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近年又先后出台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闽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为台农台商在闽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我省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大陆首位。

  如今,闽台农业融合发展面临着新形势。课题组在调研报告中指出,闽台农业合作由早期单方面的技术、品种、资金引进,逐渐转变为双向的互利互惠合作,合作领域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延伸。

  产业作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要素,成为讨论重点。“目前迫切需要拓展两岸农业产业合作新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委员们认为,要跳出传统农业思维,树立大农业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的优势和亮点所在,也是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省已建设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呈现出产业特色鲜明、台农集聚发展、辐射效应显著的特点,成为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双赢的示范样板。

  “加快涉台农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运行服务机制建设,突出对台‘五新’技术合作。”省政协常委林锋建议,以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台创园、产业园和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建设为载体,引进新良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我省农业特色产业。

  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

  “支持涉台农业园区拓展‘农业+创意、文化、旅游、康养’等模式,应用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持续优化台创园和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发展规划,吸引更多台农台企入园发展集约型、高附加值型特色现代农业”……协商会上,大家纷纷支招,达成许多共识,要做深既有产业、做强现有园区,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向深走打好基础。

  “我随父母来大陆23年,有幸获评2023年度‘三农人物’,我和先生也拥有了2个两岸‘小结晶’,无论工作或是生活,闽台都是我的家。”福建富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妘蓁在视频连线中讲述了因农结缘、扎根福建的故事。

  如今,4300多名台胞扎根福建乡村,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其中有不少“台农二代”“台农三代”,他们接过父辈的事业,成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此过程中,高素质的涉农人才交流、人才赋能必不可少。会上,委员们围绕涉农人才“引、育、留、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村发展智库主任杨国永认为,要多层次多领域引才。既要推进闽台涉农教育融合发展,引进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也要鼓励各市县引进台湾相关优势领域的农业推广应用专才。同时,鼓励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引进效率。

  2019年,我省首次开展台胞农业科技特派员选认,至目前累计超过500人次台胞科技特派员在基层一线创业和开展技术服务。省政协常委杨昇认为,要完善台胞农业科技特派员选认机制,加大林竹花卉、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数字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创意农业等领域选认力度,鼓励各地跨区域、跨界别开展选认工作,扩大选择面,实现服务精准对接。

  紧盯生物育种、数字农业、农业机械装备等关键领域引才。省政协常委苏耿聪建议,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与台湾有关机构联合申报省级科技计划对外合作项目,围绕闽台交流重点领域开展农业项目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

  “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杨国永建议,构建闽台涉农人才引育融合发展的“炼苗”机制,帮助涉农专才从台湾到福建初期尽快适应,克服水土不服,实现落地生根。

  省人社厅表示,将完善台湾农业人才引育支持政策,进一步规范人才认定、审核等程序,不断拓宽招收引进渠道,鼓励支持更多台湾优秀人才在积极参与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

  为脐橙量身定制产品包装,改造废弃老剧场成为集研学、农业观光、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空间,携手当地村民进行美丽庭院打造、开发地方民俗文创产品、开展艺术陪伴活动……在闽清县雄江镇,台胞曾芝颖带领乡建乡创团队,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乡村面貌。

  打破固有思维,从乡建乡创着手,为乡村发展全方位赋能。2018年,我省率先出台以乡建乡创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鼓励广大台胞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引进140多支台湾团队、49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在470多个村庄开展服务,先后选聘200多名台胞担任社区助理和营造师,在100多个村居开展两岸基层融合试点。

  抢抓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历史机遇,我省正不断探索闽台农业共融互通的新场景、新路径和新经验。委员们认为,政策是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因素,要破解一批制度性障碍,给予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

  “加强土地政策宣传引导”“对从台湾引进的各类农业新品种开辟品种认定绿色通道”“开展种业协同创新、农业共通标准研究”……协商会上,台农台企代表们针对在闽发展农业实际,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大家纷纷表示,要持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振台农台企在闽创业发展的信心。

  省直有关部门表示,将全面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衔接配套,紧盯台农台企在闽发展的“急难愁盼”,在财政奖补、用地保障、金融服务、贷款贴息、用电优惠等方面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服务,在新的起点上为推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本文由:金年会花卉盆栽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